股市跌钱去哪了,股票跌钱去哪了_股市消息_理财之家

股市跌钱去哪了,股票跌钱去哪了

kk 0

股票下跌之后,跌的钱都去哪了

突然间发现,绝大多数散户,连股票市场最基本的常识,都完全没有搞明白。

股票市场除了企业分红,从不生产任何一分钱,还有交易手续费,印花税,不管行情是涨是跌,钱就那么多。

股民还一个劲的嫌弃分红没有用,真是严重的认知错误。

今天就来颠覆一下很多股民错误的认知。

撮合交易下的流动性溢价和折损

股票市场是撮合交易,说的直白一点,有买才有卖,只生产市值,不生产任何钱。

举个例子。

我以200块一件的价格买了5件衣服。

你有1000块钱,来买衣服。

第一件,我卖你300块,成交。

第二件,我又卖你300块,成交。

第三件,你说你只有400了,卖300太贵,不买了,于是我卖你200块,成交。

第四件,你只有200块,觉得我卖200太贵了,于是出价150块,成交。

第五件,你说你只有50块了,爱卖不卖,于是我一咬牙,50块卖给了你,成交。

这个市场一共只有1000块钱,还有5件衣服,所以根本不存在能300一件衣服,5件全部卖出,共1500块。

所以,卖出一件衣服,可以是50块,也可以是300块,但全部卖出的话,均价必然是200块,因为市场上钱一共才1000块。

撮合交易市场,如果市场上资金特别充裕,股价就会存在溢价,如果市场上资金出现枯竭,股价就会存在折损。

再举个例子。

有2个人A和B要买房,每个人要买2套,每个人有200万。

有4个卖家CDEF,人手1套房,每套100万。

4个卖家中,起初只有C卖房,挂牌价100万,马上就被A买走了。

于是DEF觉得C卖亏了,挂牌卖120万。

B一看,觉得房价涨了,于是120万买走了D的房子。

这时候,E和F觉得房子还能涨,挂牌150万,可A只剩下100万,B只有80万了。

僵持很久后,E帅先降价,挂牌100万,被A买走了。

而F挂100万还是没人买,只能挂80万,被B买走。

当A和B手里有很多钱的时候,争相购买,推动了房价上升,供需并不平衡,买方意愿更强。

当A和B手里没钱的时候,供需再次不平衡,卖方意愿更强,房价开始下跌。

所以,股票涨的时候成交量更大,买的人越多,涨的越快,跌的时候成交量更小,手上钱越少股价跌的越快,价格越低。

可以说,股价本身可以随意定义,股票市值可以随意拉高,但股价折现的时候,就需要对等的资金来承接。

比如一只新股上市,会连续一字涨停,根本没有成交量,股票市值就在不断增加,但当涨停结束,股票筹码大量涌出的时候,就需要真金白银来买入了。

如果资金不济,股价就会一路下跌。

分红,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股票的炒作需要钱,而市场本身不生产钱,分红是唯一实打实的钱,从企业的账上,到了投资者的兜里。

举个例子。

你200买了一件衣服,衣服进价150元,到了年底,企业良心发现,把50块钱利润,以分红的形式发给了你。

第二年,企业为了继续赚钱,衣服就会继续卖200元来保持利润,而不是150块钱继续卖。

所以分红是实打实的往市场注资。

看似市值没变,股价出现了除权,但如果所有股民都拿分红去做再投资,股份就那么多,钱多了,股价自然水涨船高。

再说的直白一点,一家100亿市值的企业,如果每年利润15亿,拿出10亿分红。

股价会因为分红年年除权,但是股价不会因为分红一路下跌,直到归零。

股价越低,分红占比股价就越高,股票性价比就越高,越容易吸引资金。

如果企业连续分红10年,那么股民拿到100亿,成本等于全部企业买单,股价市值多少,等于是赠送的了。

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股票市值多少,其实和分红没有什么关系,和企业本身的价值有关系。

企业不会因为分红价值就越来越少,因为利润每年都会赚到。

再举个例子。

市场本身只有10亿资金,买入了一只10亿的股票,股票分红了1亿,市值变成了9个亿。

看似9亿加上1亿,一共还是10个亿,实则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所有的股份都在股民手上,1个亿现金是多出来的,如果这1个亿进入市场买这只股票,那将是供不应求,股票市值可能会涨回到10亿,甚至15亿、20亿。

正因为市场里的股票太多,资金可能流入其他股票了,或者离开市场了,所以才觉得分红好像没意义,因为股票没涨,没有填权。

实则,拿着年年高分红个股的股民,长期来看都赚到了钱。

市场里绝大多数人亏钱的本质,是因为认知不够,就连游戏规则都没有看明白。

这真的很可怕。

股票下跌之后,钱没有凭空减少,只是市值蒸发了。

你卖出股票亏钱了,买入股票的人肯定是省钱了,这就是股票交易的本质。

而股票市值要进行变现,本身需要钱去承接,市场里有多少钱,决定了市场真正的价值。

所谓股票市值,只不过是被吹大的泡泡。

这个市场之所以残酷,是因为门槛太低。

进入投资市场的投资者,不需要进行资格认证,不需要考试,结果让那么多认知缺失的人进入,当了一把活韭菜。

作为股民,如果自己还不主观增强自己的认知,那么等来的必将是被市场折磨的遍体鳞伤。

股票那么多人都掉了钱,钱去了哪里

股票是建立在上市公司基础之上的一种权益的标志,用价格来体现出来。亏钱一种是交易性的亏损,一种是市值性的亏损。

交易性的亏损就是买入的人,亏的钱给了卖出的人。一只股票从十元跌到九元,十元买入的人就亏给了十元卖出的人,这是一个平均数,不是指单个的人,是指整体买入和整体卖出的人。如果是单个的人,就不太准确了,因为有的人是九元五买的,有的人是八元买的,但卖出时都是十元。如果股票下跌,买入的人亏的钱就是被这些人拿走了。

另一种是市值性亏损,谁都没有拿走,而是钱被蒸发了。比方说十元的股连续跌停到六元,中间没有发生交易,十元持股的人亏的四元钱,因为没有发生交易,他亏的钱是被市值蒸发了,亏掉的四元钱谁都没有拿走。只不过是原来值十元的股,现在如果想卖出只值六元了,只有六元钱才有人去愿意买。股市中有时可以见到今天涨停,明天跌停。如果涨停时没有人卖出股票,跌停时没有人能够卖出股票,这种盈亏是没有实际上的资金流失的。当你涨停时,跟人说你赚了多少,结果跌停后你会跟人表达亏了多少,因为没有发生交易就谈不上赚的钱,亏的钱谁拿走了。

当然,我们常说的亏钱是指交易性的亏钱,亏的钱是被那些低买高卖的人拿走了。

上市公司退市后投资者的钱去哪里了

退市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主动退市,即私有化,大股东出钱将所有股份全都买到自己手里,这样根本就不用担心公司退市引起的股票售卖问题。

所以你所说的公司退市为第二种情况,被动退市的可能性很大。比如一家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不符合上市条件后,就会被强制退市。

那么被强制退市的公司股票去了哪呢?

不用担心,即便是公司退市,也会给股民们留一线生机。

上市公司正式终止退市之后,有30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供投资者继续交易,这期间股价涨跌幅为10%,不可能超过。

退市整理期结束后,上市公司转入其他场外交易市场进行交易,此时,投资者手中的股票还可以交易。

上市公司退市后,根据相关规定,退市公司原股份将在45个交易日内,由一家具备代办股份转让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主办券商)代办转让。

1.退市公司的股东先开立股份转让账户,这里需要花30块钱。

2.办理股权确权与转托管手续,这里需要花10块钱。

退市公司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前,如果股东已经完成了股份确权和转托手续,那么公司一旦挂牌就可以交易。但是如果股东是在上市公司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后才办的手续,那么就需要等两个交易日才能转让股份。

最后一种情况,就是令投资者血本无归的。如果一个上市公司资不抵债,破产清算,清偿顺序一般是:企业破产费用——企业拖欠员工费用——拖欠国家税金——然后才是投资者的一般债务清偿。股民投资者最后一个得到赔偿,能不能拿到就得两说了。

基金下跌,钱被谁赚走了

基金下跌,持有该基金的所有基民都亏钱,这个亏损的钱到底被谁赚走了,这个问题其实不难理解。

基金的真实面貌其实就是一支支股票组合起来的,我们买基金的钱也被基金经理平均按比例买入了一支支股票中。

假设这支股票我们是以10元每股买进的,但当日收盘后下跌了10%,股价只有9元了,每股就亏损了一元,那这一元到底被谁赚走了呢?答案是:被低于9元买股票的人赚取了。

如果没跌这个10%他们赚的更多,现在只是少赚点而已,但依然是赚钱的。

换到基金里面也是同样的道理,你以现在的价格买入,亏损之后就被更早买入的基民赚去了。

有人可能会问有些股票上市以后破发了,这个钱被谁赚走了呢?答案是:原始股东赚去了。

原始股的大股东,他们所持有的股票是无需成本的,有些公司上市前会给员工分股份,这个股基本也是零成本。

还有些公司会让员工提前认购自家股票,然后再上市,认购股票的成本大都是非常非常低的价格。

所以大股东减持在A股市场才有这么大的威力。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用记得点赞支持。

股市跌钱去哪了,股票跌钱去哪了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