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股市大泡沫(日本股市大泡沫是什么)
你怎么看日本人发明的泡沫麻将
元宵刚过,小伙伴们有没有和家里人一起吃团圆饭,饭后再打打麻将娱乐一下呢?中国这一套过节方式,日本人民也想学学,于是发明了一些脑洞贼大的黑科技产品。
比如这款专为吃中餐设计的智能餐桌SmartChinaTable。它装备了一个特制的电机,目的就是为了——转餐桌。上菜时,服务员就已经把菜品录入配套的app中,同桌的人想吃什么菜,对着app喊一声或者滑一下手机,菜肴就能转到你面前。不过,动动手转一下转盘这么简单的事,有必要这么多此一举吗?
吃饱喝足之后,娱乐肯定是少不了。相较于大保健或者ktv,麻将绝对更益智。但岛国人出了名的讲究,打麻将那么大声音可能会扰民。所以他们做了一堆黄黄绿绿的泡沫大麻将,美其名曰无噪音麻将。虽然安静多了,但如果叹口气,牌倒了,人家会不会觉得是诈和呢?而且,打麻将没有碰撞声,跟斗地主没有bgm一样,还怎么玩的下去?
很多中国小伙伴看到这两个设计都不淡定了,中国好好的东西传过去就变了味道,让人兴致全无。小伙伴们,你们觉得呢?
找靓机科技号,用浅显易懂的短视频,解读更多的科技资讯。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找靓机科技号!日本是如何治理泡沫经济的
日本经济走出衰退的路径探索
日本经济问题的出路不是如何调整宏观政策,而是如何改革微观和结构性的政策。可以说,结构性改革,或者说制度性改革是日本经济的惟一出路。
1.加大经济结构调整
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日本学者宫崎义一(1992)认为,日本的这次经济波动不同于以往的单纯以需求为制约因素的景气波动,而是以金融因素为先导、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交织在一起的结构性经济萧条,他将其称之为“复合萧条”。因此,从中长期看,要使日本经济真正走上自主增长的良性轨道并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不能只靠经济政策的调节,而要靠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结构问题。在各种结构性矛盾不断暴露并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应着眼于完善长期经济发展的结构、制度性条件,开始社会经济的结构改革。一国的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关系到该国的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的提高,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对投资的信心。日本政府应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使之成为带动其它产业和拉动日本经济恢复的主要动力。
2.改革日本现有的经济体制,积极引进新的制度因素
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之所以落后于美国,除了日本企业在以信息为代表的高科技方面不敌美国外,更为根本的原因是日本社会和企业的一些传统做法已经成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需要改革日本现有的经济体制,引入新的制度因素,促进经济发展。具体包括:①政府干预需要逐步减少,产业政策的作用进一步缩小。②鼓励民间投资,为企业自主投资提供宽松的环境。③推进金融制度改革,大力发展证券市场,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主银行制度应逐步向商业化运作转变。④改革日本式企业经营方式,改革公司治理结构,引入竞争机制。解除终身雇佣制,变年功序列制为年薪制,按能力取酬。
3.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
一国经济增长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内在支撑机制。在日本目前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将出口和扩大内需、推动个人消费相结合才是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关键。日本政府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提高公众对经济增长的信心。
为什么日元升值后会有股市泡沫
答:日本多年实行0利率政策,导致日元成为全球套利资金,投机者从日本银行借入日元,换成美元冲向全球市场,这样同时压低了日元,日本政府当然高兴,现在全球衰退,同时又有了美元这个接近0利率的套利资金,投机者当然更喜欢用美元,因为没有汇率损失,所以全球的日元套利资金回流日本,当然以美元形式,换回日元,还回日本银行,这样导致日元大涨,日本只能拿出美元对冲,结局就是美元储备下降,然后日元大贬。
在这个过程中,是先升值,后贬值,然后日本将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日本超发了过量的货币同时经济结构出现了失衡,股市泡沫,楼市泡沫挤压和逼迫实体经济的发展促使物价上涨,加上国际热钱流入趁着日元汇率大幅上升的机会加快兑换美元的速度。
所以股市泡沫都不难理解了。
介绍90年代日本地产泡沫的书有哪些推荐
《金融战败》、《泡沫经济学》、《前车之鉴日本的经济泡沫与失去的十年》等
视频加载中...1989年日本房地产泡沫始末
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经济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日本人把它称为“高度成长期”。经过战后20多年的复兴,日本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索尼、松下、丰田等一批民营企业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和技术创造后,由内向型企业转变为外向型企业,并逐渐发展成跨国集团。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的出口大增,尤其是汽车、家电行业成了日本出口创汇的龙头企业,并因此带动了钢铁、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走私货如“808”双卡收录机也在中国市场泛滥,甚至中国的城市家庭中,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日本的TDK录音带。
为了遏制日本的经济贸易,在美国的主导下,西方五国1985年制定了《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兑美元汇率在一年间从240:1飙升至120:1。为减少出口损失,日本资本开始纷纷转入国内市场。而日本政府为了支持企业维持高出口额,大幅降低利息,扩大对企业的贷款,结果造成国内市场流动性大量过剩。
已于2001年同住友银行合并(成为三井住友银行)的日本樱花银行前总裁横田昭义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回忆道,当时由于日本的产品大量出口,企业挣得的外汇源源不断地涌入日本的银行。银行收到这么多存款后开始犯傻:该怎么办?于是,放贷成为日本各大银行的当务之急。樱花银行从董事到各支店的员工,每人都有放贷指标。最多时,一个普通员工每个月的放贷指标高达2亿日元。
结果,那些背负指标的银行职员如同做传销一般,先从自己的亲戚朋友下手。只要你有工作(哪怕是临时工)、有住址,都可以轻易地获得贷款。如果你有房子或土地作担保,那么贷款的金额都可以超过百亿日元。
于是,东京湾海底的无名地块,也被人当作了向银行贷款的担保。更离奇的是,东京最繁华的商业区银座五丁目的警察岗亭,也被16人当作私产抵押,在银行申请到了共计630亿日元的贷款。
以一曲《北国之春》唱红日本列岛的千昌夫,当时正是红得发紫的歌手。第一家银行找到他时,建议他投资夏威夷的五星级酒店:“日本人成群结队地跑到夏威夷去举行婚礼,在那里建一座五星级酒店绝对有必要,而且一定能够赚钱。”千昌夫困惑地说:“我没有东西可以担保。”银行说:“你的名字就是最好的担保。”结果,先后共有五家银行向千昌夫放贷。他在夏威夷不仅投资了酒店,还投资了高尔夫球场,五家银行贷给他的总金额达到2700亿日元。
有人对日本最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三菱地所的社长开玩笑说:什么时候把纽约的洛克菲勒大楼买下来吧,那可是美国最高的大楼呀。一年后,三菱地所果然宣布花2000亿日元收购了洛克菲勒大楼,并在大楼的最高处插上了日本国旗。”采访过这一收购案的日本《每日新闻》记者中村芳平想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感觉到困惑,“日本人真的发疯了。”
来自银行的大量贷款很快流入房地产市场,最有代表性的是银座的地价,在1987年一年中涨了40%。同一年,东京的房价也涨了53%。那些埋头上班的公司职员们生怕房价不断涨上去,忙着向银行贷款买房子。而房地产开发商更是组织一帮无业人员扮成购房者深夜排队,由此煽起了浩浩荡荡的全民购房之势。
4年后,日本经济泡沫破裂。银座地价暴跌六成,原先1亿日元的房子跌至4500万日元。高高兴兴搬入新家没多少日子的白领们,一夜之间变成了“房奴”。美国人也最终从三菱地所手中买回了洛克菲勒大楼,并让“日本小子”(美国人如此称呼三菱地所)净亏了近1000亿日元。